老實說....
其實我對這部片的感覺還好
而且重要的一點是
駱駝不會哭.....
據說牠沒有淚腺
搞屁啊......


※片名:駱駝駱駝不要哭
(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)

 

一、電影中最深刻的情境、畫面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一個游牧民族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他們所畜養的動物,不僅僅只是財產而已,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這部片即是記錄著一個游牧民族的家庭,在新的一年春天要迎接駱駝新生命的加入,一頭母駱駝在第一次生產經驗即面臨了自己的生命關卡──難產,又加上這頭駱駝寶寶為罕見的白毛駱駝,使得這位新手駱駝媽媽不願意餵哺小駱駝,並拒絕給予關愛,小駱駝得不到母親的關愛與哺乳,身為這對駱駝母子的主人,他們遵循蒙古人最古老的方法──藉由一是利用音樂和聲音來和駱駝媽媽對話,使駱駝母子能夠共享天倫,因為「一旦駱駝流淚了,心病就好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在這部片中,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小駱駝在母駱駝拒絕讓牠吸食母乳,即使不斷拉開與小駱駝的距離,仍舊不放棄亦步亦趨的跟著母駱駝。這一幕會讓人忍不住的心酸,母愛不是應該是最原始的一份情懷嗎?為什麼母駱駝會這樣的去逃離小駱駝呢?或許是因為恐懼,初為人母就必須面對這種危險,也或許是因為萬物中自私的部份,牠的小孩竟是差點危害生命的威脅,所以讓母駱駝不能面對牠自己的小孩,這也讓我想到現今社會中有很多母親拋棄小孩的事件,這些母親的心態和這頭母駱駝的心態是一樣的嗎?還是有更多人性中的黑暗?

 

二、欣賞完影片之後的心得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這部劇情紀錄片,表現了游牧民族和動物之間的情感,裡面有一個很特別的故事,就是樂師在和駱駝溝通所使用的樂器是馬頭琴,在這樂器背後就有一個動物和主人之間深厚感情的故事,作為和動物溝通的管道,如果不是樂者和樂器、主人和動物之間有著濃厚的情感,又如何能夠進入動物的心中呢?對進入工商業社會的人來說,和動物的接觸除了家中養的一、兩隻狗貓小寵物之外,很少有機會可以和成群的動物相伴,偶而接觸動物的機會也只侷限在畫地為限的動物園內,無法去體會片中家庭那種為駱駝母子相處危機的著急感,我們能夠體會到的也不過只是見到母子和好後,而產生的那種興奮及感動。這在學校中播放的話,應該可以讓學生增加對自然的興趣,例如讓學生去討論駱駝為什麼會流淚?是真的因為受到感召嗎?又或是駱駝真的會流淚嗎?除此之外也可以去讓他們去體會親情之動人,不論是駱駝母子或者是片中的一家人,他們流露出來的親情和自己的體驗為何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另外片中也插入了游牧民族在逐漸轉型的情境,電視、摩托車……這些非自然物逐漸出現在這些部落之中,城市中的小孩所接觸的不再是成群的動物,變成是冷冰冰的電視機,深深的吸引了小孩的目光,片中的最後,這個家庭也買了一台電視機,從此之後這個家庭會不會保持我們影片中看到的面貌,簡單樸實而溫馨,又或是會像現在台灣都市中的家庭一樣,逐漸地被文明所制約呢?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meic07 的頭像
    ymeic07

    ymeic07的部落格

    ymeic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